所在位置:首页 >  i媒体 > 正文
著名画家周华君:艺术与金融创新结合,路该怎么走?
发布时间:2016-07-22      来源:爱就投
导读
艺术品仍是小众市场,只满足一部分富裕群体的消费需求,但如果将艺术与互联网众筹金融创新相结合,通过资本的融汇让小众收藏界扩大为大众收藏市场,这将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!” “从众筹投资的意义来讲,《荷花》这幅作品拍卖后获得增值是毋庸置疑的。但我认为更有意义的是有这么多人踊跃投资艺术品筹集善款,帮助一个患病的前辈。
 
当代中国书画名家
周华君

中国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仅为三位画家拍摄过电影专题片,齐白石、范曾,还有一位就是周华君老师。周华君出生在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四川,在这个阳刚大气造就的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,培育出了这位儒雅热情、谈吐风趣的当代中国书画名家。

他的作品曾在国内外多地展览,其代表作曾获国家级“中国画学术精诚奖”;“中国画三百家”铜奖”;“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”铜奖; “爱我中华美术大展” 银奖等,曾入选日本“当代中国巨匠绘画展”……鉴于其影响力,中国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曾拍“画家周华君”电影专题片,境内外上百家媒体及报刊对其艺术成就进行过报道,其艺术成就入编十余种艺术家辞典,出版个人作品专集十一种。

同时,周华君老师正在探索各种建筑绘画原理,首次提出了瓷本绘画。周华君主张“瓷本绘画”的概念是为了强调瓷上的绘画性质而非瓷上的装饰性质。得到了很多国内外艺术家和艺术届的认可和赞誉。

周华君作品欣赏

著名艺术评论家贾德江评价周华君的作品:“他的泼墨荷花表现了自然与人之精神本体的合二为一,由此突出了荷花的精神意蕴。画家的文化品位与诗、书、画、印的修养已经充分地化为荷花的意象形态,我们世俗的心灵被其清逸淡远的文化传统与水墨风神所沐浴。

《夏荷清清》

中法两国对待艺术的
差异

近年来周华君老师一直旅居法国进行创作与艺术交流,任法中艺术家创作交流协会(AIDIAA)名誉主席、法国独立艺术协会会员、法国巴黎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研究员、客座教授。7月20日,周华君老师回国,参观了爱就投,并接受爱就投记者专访。

周华君老师分享称: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国度,崇尚传统古典文化,但传统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上稍微存在一点复杂性,具体表现在艺术品收藏界的不确定性。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,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,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遭遇着强劲的寒流,书画市场长期低迷。根据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《全球财富报告2015》显示,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已经达到了1.09亿,位居世界第一,但是中产阶级财富的迅速增长并没有改变书画市场低迷的现状,这是为什么?

我们中国人一生追求事业的成功和幸福生活,几十年来,很多有钱人会把钱拿来买房、买股票,但为什么没有人买艺术品,买收藏品?这里面要提到价值观的问题。杭州院长一直在问我:“你在法国多年,法国人、欧洲人是怎么对待艺术品的?”。在法国,艺术品欣赏和收藏,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。我记得在1991年考察法国家庭时,平均每个法国家庭收藏的书画作品大约有9~12幅,都是买的没有一幅是别人送的。

我记得曾经陪一个法国朋友一家去画廊看画展,当时父母看中了一幅山水画,儿女看中了一幅油画,但是这个月买画的钱不够买两幅,怎么办?当时店家直接把两幅画包好,交给这家人,说:“你们都是老客户了,现在就可以把画拿回去,等下个月再付钱。”法国的家庭几乎每个月都会去画廊,可以说,书画已经成为法国家庭的精神必需品。

后来,我深入三个家庭考察,他们家里挂着大大小小的十几二十张画,大的有十平尺那么大。经济好的买大一点的画、豪华的作品,经济不好的人家平均也有十二幅画。这样构成了一个稳固的艺术市场欣赏着,他们的藏家并非都是专业的,但所有人都必须要欣赏艺术,这点对于我们中国的中产阶级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今天中国经济发达了,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,但国民素质和思想水平还没有转变过来,中产阶级的精神需求更加重要。在法国有这么一则故事,有一个富裕的家庭曾经因为父亲去世家道中落,最终破产。但这户人家家里的地窖里藏了四五百幅画,都是一百多年前印象派名家大师的画作,他们拍卖了一部分画作,挽救了全家财务危机。

法国、欧洲曾经形成了买画看画,隔段时间再转卖给别人赚钱的风气。不过现在不是了,目前已经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欣赏画作的能力:我们的眼睛就是市场,只要这幅画作满足了我和亲朋好友的审美,就满足了市场需求。他们买了画作以后就请亲朋好友来吃饭赏画,互相评比,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,中国早晚有一天会走到这样的阶段。

艺术与金融结合
众筹颠覆书画市场

艺术家生产的艺术品,不是艺术家私人的财富,而是社会的财富,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,是社会的公共财产。收藏家也是一样的,收藏家用资金购买艺术品,将这种文化艺术一代代传承下来。艺术家与收藏家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,使得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真迹能够流传至今,供后人所欣赏。

然而,目前中国书画创作群体数量十分庞大,目前大约有五十万左右的画家,但一半以上都不温不火,有很多充满情怀的优秀画家,却混迹漂泊、艰难糊口、朝不保夕,他们甘愿为艺术献身:“不管卖不卖的出去,因为热爱,我愿以此为生,即是贫穷也不放弃。”周华君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情怀的大家,他始终在探讨一种艺术与金融结合的模式,来帮助更多为理想和信念而艰苦谋生的艺术家。

去年,爱就投发起了书画众筹的慈善项目,爱就投创始人徐文伟先生捐赠周华君老师的著名作品《荷花》,进行书画义筹帮助患者,并获得成功。这次爱心接力活动是中国首个真正榜上有名的艺术家,参与到金融创新中,用众筹的商业模式参与慈善事业并大获成功的典型案例,让艺术品收藏从小众范围变成大众市场有了很大的可能性。

这种金融创新模式,周华君老师深受启发,他说:爱就投做的这个书画众筹的慈善项目,非常有意义,我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、这么多有成就的企业家,会踊跃地透过众筹投资艺术品的方式,去筹集部分善款帮助一个患病的前辈。当时杭州院长问我,你乐不乐意你的画作被捐出来做众筹?我很兴奋,因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,自己的作品有多伟大算不上,但因为这件慈善事业这件作品变得伟大。

很多人都在关心这幅作品的投资价值,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,这幅作品一定会获得不错的收益,因为这幅画是八平尺的画作。我曾经有一幅四平尺的画作,在保利拍卖有五十六万多。这幅《荷花》如果拍卖的话,价值要大很多,说的保守点可能会涨50%。艺术家的产品有限,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断放大资本的力量,价位也会越来越好。

当然,从众筹的意义来讲,这幅画拍卖增值是毋庸置疑的,但这并没有做众筹筹集善款帮助一个身患疾病的人更加有意义。听闻那位患病的先生恢复了健康,已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了,祝福他,非常高兴,也非常感谢参与艺术众筹的粉丝们的支持。我也会积极配合创作更好的作品,参与到众筹金融的资本市场上来,这也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。

这些年,我一直在探讨书画艺术品市场的未来应该怎么走,目前在探讨书画艺术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,这两者应该如何结合。这个互联网众筹的模式,对我们书画艺术者和收藏者、对文化传承,有颠覆性的意义。通过众筹的模式,推动书画收藏从小众变成大众市场以后,普通人也能欣赏书画艺术。这样的模式也能帮助很多固守贫寒,连饭都吃不起的真正艺术大家,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最终实现收藏者的财富增值,这是一种共赢的模式。

四川凯金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黄祖明先生表示:“书画众筹这个项目和我们的想法很接近,如何让大众都能欣赏艺术品,也是凯金信要做的事,我们希望能够以艺术家为主体,通过去年众筹的这个书画项目,看到金融和艺术家结合的美好前景。”